童五郎所使的这招名叫“叉龙在天”,之前那一刺看似凶猛无比,却只是虚晃一枪,若你撤退旁躲,那正中下怀,刚好给他使出“叉龙在天”这一杀招。
李若瑶目不转睛地看着月下之景,紧紧握住粉拳,手心中已是溢满了香汗,口中喃喃低语,像是祷告些什么。
倒是董永面露冷笑,似乎并不太惧。这种情形他并不陌生,相比而言,那日与入魔的古琛相斗时,所遇到的状况较于此景尤甚之而有不及。
眼下寒芒如海,铺天盖地,自己仿若置身于一片汪洋之中,四周邪气来袭,如同千万只寒冰刀刃一寸一寸地刮向他的要害。碧水剑四处撩动,董永聚精会神,四处避退。突然清喝一声,腾空向上飞起。童五郎哪容他作什么抵抗挣扎,骨叉倏地一扫,顺势朝着董永的头部压下,随即又听一声厉吼:“去死吧!”顿时间骨叉霍然变大,戾气翻滚,欲要硬生生地将其困在这“叉龙在天”的招式之中。
董永正是等待此刻,但见他轻笑一声,碧水剑上水波粼粼,如同海棠花开,四处逸散。随后借着童五郎那来势汹汹地气势,顺势身随剑转,往左侧突去。顷刻之间,青光弥漫,水光涟涟,所到之处,一朵朵绚烂水花随势绽放,光彩夺目。董永穿行其中如同花下君子在海棠花丛中翩跹而过。
董永使得这招正是连云剑会上偷学来的《白棠剑法》之“棠花独舞”,如今使来,更有几分炉火纯青的味道。那独眼老者见多识广,顿时寒眸一冷,惊道:“棠花独舞?”
见董永从寒芒中轻松逃窜,童五郎大怒,口中念诀,顿时那三道寒芒奋然腾滚,如狂风疾舞,似暴雨霹雳,“刷刷”三连声,发出一连串的猛烈攻击。
“强弩之末!”董永冷喝一声,双脚后撤,知眼下黑衣青年的这些寒芒引动,全跟他手上那柄骨叉有着莫大关系,顿时身躯暴起,全然不顾身后三道如同蛟蟒的寒芒,欺身而去,但见他化剑为掌,变掌为拳,一拳分二,二离四,四转八,不知是哪门子的武功!
童五郎亦是如此,纵使他有着双瞳,也看不清这招式变化所在。不由心中一愣,手脚慢了半拍。高手过招,便是争分夺秒,就在童五郎稍稍愣神之时,董永轻笑一声,双掌倏地破空朝着那骨叉抓去。
童五郎面容失色,连忙将骨叉往后挪去,哪知董永这掌法万分奇怪,就好比水中之鱼,脱水而水不沾身,入水而水不阻体。童五郎骨叉后挪,董永非但不是前夺,反而是双拳贴在骨叉之上,借着童五郎的后挪之力,顺势一送。童五郎始料未及,顿感手掌力道之大,再也抓不住。刹那间,只听“吭铛”一声,那柄骨叉已然被董永击落在地。
骨叉甫一落地,四周幻像与寒芒齐齐消失。童五郎身子微微一晃,“噗”地吐出一口鲜血。仿佛是受到自己的力量反噬似的。
“公子!”独眼老者失声惊呼!
李若瑶见到此景,终于舒了一口气,喃喃道:“我不该小瞧永哥的!他敢应战,想必也是成竹在胸了!”接着便是用着裙摆,小心翼翼地擦拭掌心的涔汗。
公孙明则哈哈大笑,口中不自禁地夸道:“董小子,教训得好!草莽之徒,敢在凤凰山撒野,活该受苦!”
董永微微一笑,心中不仅对借力打力有了理解,更对那《太虚两仪掌法》更有了新的突破!那日莫浩师兄教了之后,他用得不多,但今日一用,竟取得奇效。不仅如此,董永更好奇起《河图洛书》是什么宝书?当然莫浩师兄便说过,这《太虚两仪掌法》便是前人从《河图洛书》中体悟出来的。这《太虚两仪掌法》便这么厉害了,那岂不是谁得了《河图洛书》,谁便是天下无敌?想到此处,董永不由想起了传说中的那本《万宗天诀》,暗道:就不知这《河图洛书》与《万宗天诀》比起来,谁更厉害些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