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8章 杨革勇出事了
老肉这个人是个很踏实的人,他这多半生,做的都是踏实的事情,直到现在的转让股份,回村担任村主任,从没有一点虚伪的东西。
这一次祭祖,对于叶万成和老太后来说,其实就是告别,七十多岁的人了,真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叶万成有些闷闷不乐,他的骨子里其实也埋藏着叶落归根这种执念。
不过他也明白,回不来了,虽然这里埋着他的祖先,埋着他的爹娘,但他更割舍不下的,是军垦城。
和故乡比,其实没办法比,他只是在这里出生,十几岁就离开了,然后就是60年。
他的一生,从奋斗开始,所有的汗水都撒在了北疆,那边有他的战友,朋友,以及相处了一辈子的兄弟们。
相比而言,他更加割舍不掉的自然在北疆。
尽管结局早已经注定,但他依旧伤感,毕竟父母生他养他,而他既没有陪伴,也没有尽孝。
甚至,百年之后,他都不能埋在这块土地上,这要是放在过去,那就是妥妥的不孝子孙。
感觉到父亲的伤感,叶雨泽递了一根烟给他,什么都没有说。
老三老四对于祭祖倒是没啥感触,本来对这里就陌生,基本上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他们怎么可能留恋这里?
而且基本上从记事起就生活在米国,对于华夏传统的东西更加没有认同感。
孩子们更别说了,在他们的记忆里,唯一能留下的,也就是内地农村的景色了……
叶万成抽完一根烟,突然冒出一句:
“去给你姥姥姥爷也上一次香吧。”
叶雨泽愣了一下,然后心中便被愧疚充斥了。
他来过几次唐城,但从来没有想起过这件事儿,这个世界上真对他好的人,姥姥绝对能排进前三。
可他怎么竟然给忘了呢?做人怎么可以这样没良心?
上香烧纸是华夏的传统习惯,他好像从没有做过,大叔老实了一辈子,但是每个节日去上坟,却从来没有耽误过。
抹了一把脸,他决定必须去,于是,车子直接从高速拐去了唐城。
车子拐进唐城,熟悉又带着几分陌生的城市景象扑面而来。
虽然刚从这里离开,叶雨泽的心情愈发沉重,他满心愧疚,一路上都在自责自己对姥姥姥爷的疏忽。
到了唐城后,因为不记得公墓在哪里了,就给大舅打了个电话。
结果才知道,他和老舅目前都在唐城,因为公墓的搬迁,他们正在办这件事儿。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本的公墓已经搬迁过几次了,而叶雨泽一家人根本不知道。
得知他们正在为姥姥姥爷的墓地迁移做准备,叶雨泽直接开车去了公墓。
听到叶雨泽他们要来祭奠的消息,大舅在电话那头声音有些颤抖,连连说着“好,好啊”。
按照大舅给的地址,叶雨泽一行人来到了墓地所在。
墓地离城市愈发的远了,按照导航,又开了差不多二十分钟才到。
一进门,远远地就看到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墓前,正是大舅和老舅。
他们身形略显佝偻,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搀扶着老太后下车,老太后紧走几步,“扑通”一声跪在姥姥姥爷的墓前,泪水夺眶而出。
“爸,妈……我来晚了……”
老太后的声音带着哽咽,满心的愧疚再也抑制不住。
叶雨泽兄弟几人和玉娥、以及孩子们也纷纷跪在后面,一脸的悲戚。
老太后缓缓的摸着墓碑上的字,那两个熟悉的名字,如利剑一般扎在心上。
还有那两张照片,都不知道多久没看到父母的音容笑貌了。
她的嘴唇颤抖着,泪水不受控制地流淌下来。这么多年来,她心中对父母的思念从未停止,此刻站在父母墓前,所有的情感瞬间爆发。
大舅和老舅走到老太后身边,轻轻扶住她。大舅安慰道:
“姐,爸妈知道你心里一直有他们,别太伤心了。”
老太后只是不停地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叶雨泽点燃香烛,摆上祭品,然后带着兄弟们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响头。每一下磕头,都仿佛在向姥姥姥爷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与愧疚。
孩子们在一旁看着大人的举动,虽然不太明白其中的深意,但也被这严肃的氛围感染,有模有样的学着。
直到天黑了,老太后才被劝着站了起来,去了大舅家里。
大舅退休后,因为大妗子去世,去了老舅那里,都是每年的几个节日,才回来祭奠父母。
晚饭,众人围坐在一起,他们姐妹三个回忆起姥姥姥爷生前的点点滴滴。
大舅说起小时候姥姥为了让他们吃饱穿暖,日夜操劳的情景,不禁红了眼眶。
老舅也感慨地说,姥爷虽然平时话不多,但总是默默地为家里撑起一片天。
老太后渐渐止住了泪水,开始讲述起自己和父母相处的一些往事,说到动情处,又忍不住落下泪来。
在这个过程中,叶雨泽越发觉得自己对姥姥姥爷的了解太少太少,心中的愧疚也愈发浓烈。
“买一块墓地吧,把两位老人挪过去,不要总这么移来移去了。”
叶雨泽建议,这点事情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大舅和老舅看向老太后,这种事情要听大姐的。
老太后想了一下,终于点点头:“就这么办吧,买一块大点的,以后你们也葬在那里。”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市里的公墓其实都这样,时不时就得挪位置,想要不动,除非去郊县的山里面。
而大舅老舅都年龄大了,距离一远去着就很不方便,最后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放弃了。
叶万成倒是建议干脆迁到军垦城去,反正唐城也不是他们的祖籍。
不过大舅老舅都拒绝了,这个叶雨泽也理解,籍贯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里奋斗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