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神话版三国 > 第6947章 河堤

第6947章 河堤

“不要把职级看的那么重要,你将俸禄发够了,职级什么的对于他们而言其实并不重要,张辰当乐陵尉,都被举报到伯宁这边了,以前他当别部司马的时候,有别人顶替还没事,现在乐陵尉,基本算是玩忽职守。”刘备带着几分唏嘘开口说道。

“有些人其实不太适合作为都尉,说起来钓鱼这么有意思吗?”刘备侧头看着陈曦说道。

“这种的话,玄德公自行安排就是了,我是真的不了解这些人,说实话,也就提了钓鱼,我才能对上张辰是谁。”陈曦很是无奈的说道。

“咱们的制度是退伍之后,由我审定进行放归,进入地方之后,作为官僚,然后走官僚升迁的路线。”刘备很是认真的说道。

“之后所有和退伍士卒有关的晋升公文全部会送到玄德公那边进行审定。”陈曦大手一挥,这种事情可太简单了,“话说,老兵里面的钓鱼佬很多吗?我之前安排都水使者,河堤谒者的时候,都是看他们老家是不是靠近河流,而没有考虑这一方面。”

“挺多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喜欢钓鱼的变多了,但也有人举报某几个老兵没有道德,钓不上来鱼,就用手段直接炸河。”刘备带着几分复杂说道,只能说,时代在变,行为逻辑是真的不带变的。

“这样啊,那将喜欢钓鱼的都安排去当都水官吧,反正黄河需要很多的都水官。”陈曦想了想说道,整个黄河流域,起码要安排上好几百个都水官,大家才能安心下来,毕竟黄河实在是太可怕了。

虽说陈曦其实很清楚,泛滥的黄河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自一百多年前,王景组织人手将黄河修了之后,黄河在此后八百年间基本没有出现过什么洪水。

懂不懂什么叫做神佬啊,没有这种等级的神佬,乐浪王氏为什么能和川蜀李氏,以及洛阳桑氏并称三大水利家族,懂不懂“王景治河千年无患”的含金量,这可是黄河,王景修完之后,整整八百年间没有发生过大改道,决堤的次数也很少,还都有人为因素。

当然这年头王景修的堤才用了一百多年,中原人对这玩意儿还是挺怂的,生怕这玩意儿什么时候被黄河整塌了,这也是为什么黄河上有大量河堤谒者,都水使者,以及衡水都尉的原因,这完全是血淋淋的教训。

大体上来讲,就是以前王景没修黄河的时候,这些水官主要关注黄河水文,国家派水官在黄河边上进行观察,记录水文资料,然后转给太史令那边,让甘家和石家对比水文资料看看,这两年黄河是不是要肘击中原。

等王景修完黄河之后,水官的任务就逐渐从记录水文资料,变成了看看谁在王公的大堤上胡整,这也是早先水官以河堤谒者为主,发展为以河堤都尉为主的原因,因为王景修河之后几百年黄河没泛滥,水官的职责从预防洪水,变成了守护王公遗留下来的大堤。

前者搜集水文,后者职业干人!

顺带一提,早先水官规模是非常庞大的,汉武帝年间多的需要在中央整出左右都水使来管理天下水官的程度。

没办法,武帝年间黄河决堤,可太猛了,折腾了十几年,最后还是武帝路过的时候,自己上决堤口,然后带着三公九卿背柴将决堤口给堵了,堵完给决堤口位置建了一个行宫,也就是宣房宫。

有一说一,自从给决堤的瓠子口修了宣房宫之后,瓠子口就没再出现过决堤了……

只不过西汉一朝的黄河问题自始至终没有解决,到东汉明帝的时候,黄河又开始殴打中原了,然后王景上书明帝,仔细陈述了自己治水之法,明帝听完大为欣赏,又觉得大为可行,于是全力支持王景修黄河。

然后王景在汉明帝的同意下,发动了几十万的兵卒,加一百多亿钱将黄河水患问题彻底解决。

当然,这是王景的汇报,当时人其实没意识到王景说的是实话,他确实是将黄河水患问题解决了,当时大多数官僚,甚至是明帝,其实都抱着投入几十万兵卒,加上百亿钱,维持个百年就算成功。

然而,后续的事实就是王景并没有胡扯,他修完之后,黄河八百年没有大的水患,至于说改道什么的,更是没有出现过,后续出问题,直接到宋朝了。

只不过这年头对于黄河还是怂怂的,毕竟史书上挨打挨的太狠了,所以水官的数量是按照满值安排的,也就是中央有卿这个级别的负责人,河堤上有人,巡逻的有人,必要时要能随时调拨上万人修守堤坝,这套是汉武帝的历史遗留,后续汉皇虽有变更,但都没在这方面大改。

正史直到魏晋年间,因为黄河已经小两百年没出问题了,都水官规模和职级都被压缩,成为尚书台下面的二十三曹之中的水曹,后续到晋代,黄河依旧没泛滥,水官地位持续下降,规模大幅缩减,甚至出现了都水台只有几个小官的情况。

等到隋朝,级别从工部的都水台,降到都水监,再降到都水令,反正黄河一直没事,无所谓啦。

唐代延续这个政策,然而到唐后期,修缮太少,加战乱,黄河开始发威,水官级别日渐增长,到宋朝黄河爆了,水官的数量和职级开始日益增长,迅速恢复到了原有的地位。

等金朝占据了黄河流域,金朝果断延续北宋的水官制度并且继续加强,甚至直接颁发诏令对于黄河河防进行管理,不过这个时候黄河已经进入失控前期,又没有大神下场处理,只能看着黄河整了。

元朝那就更直接了,黄河河官,三品!然后元朝死于修河。

明朝接手之后继续提高职级,尚书亲自下场修河,修好了入阁!

清朝继续修,规模继续增大。

总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重复,不过不管怎么重复,陈曦所处的这个时代,黄河正处于最具有母性的时候,最起码基本没啥洪水,至于王景修的大堤,只要看好了,不让人破坏,基本就没啥事了。

不过水官这个班子,陈曦还是要维持下去的,就陈曦的印象,到唐朝后期,五代十国的时候,黄河泛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水官体系崩塌,很多的资料丢失,大几百年没修过黄河,都不知道该怎么修了,等将王景那套彻底玩崩之后,黄河给北宋直接整了个大招!

所以这套在王景修的大堤还没被玩爆之前,看着没啥用的班子,陈曦还是要留着的,而且尽可能的也不会让其他人在这套班子上胡整。

光是看看历史就知道,等北宋黄河再次爆了之后,后人花了快一千年才勉强将烂摊子收拾好,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这套班子维持下去,最起码多养万把人,可比后面花一千年,隔三差五就去修河好得多,都不说洪水淹没的良田和淹死的百姓有多少了,就光说花钱多少的问题。

“我寻思着叔至传来这个消息,你明年进行验证的时候,顺带去看看王仲通留下的黄河大堤,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再怎么说都快一百五十年了,多少有些担心。”刘备对着陈曦招呼道,让陈曦回头进行北方五州验证的时候,顺便带人去黄河大堤上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隐患。

“啊,好的,我会去看看的,顺带也建几个王公庙吧。”陈曦想了想说道,王景是有庙的,只不过这年头数量很少,等再过一百年,庙就多了,等黄河大堤溃了,这庙才真正多起来了,等黄河中下游,吃了上百发大洪水之后,王景就活在人心之中了。

“也是,一百多年没出过乱子了,确实是可以由官方建庙祭祀了。”刘备想了想说道,也觉得黄河一百多年没发过洪水,确实挺不容易的,作为修建大堤的王景,在黄河沿岸建庙祭祀,确实也算合适,“你明年做验证的时候,带人去大堤好好检查,确定没问题,就建庙祭祀吧,让当地官僚按照规格进行祭祀即可。”

“好的,我到时候带人去看看。”陈曦点头说道,虽说历史已经证明了王景的大堤起码能撑八百年,但刘备说的确实没问题,去看看,确定没问题之后,再行建庙比较好一些。

“黄河的巡视还是要注意,河官多安排一些,毕竟一百多年了,说不定会有什么隐患,而且吴垦也不会无的放矢,他来汇报肯定有消息渠道,既然这样,还是小心一些,让河堤都尉加强巡逻,能上堤全上堤。”刘备非常谨慎的说道。

少给我发点黄河肘来肘去的图啊,我书这个时代黄河不会泛滥的,不明白的请查王景,这也是人类群星,他证明了黄河能治,而且确实能一步到位,后续只要按照他的操作手册维护就行了,可惜,后来者太自信了……

我书的琅琊王氏分支,乐浪王氏就是他的后人,而且已经出现了无数次了,合着你们是真的不看,还在我书里面肘来肘去,都说了不会发洪水的

!-- 翻页上aD开始 -->

最新小说: 九天至尊 荣耀星空下 溺宠草包嫡女:逆天小狂后 医诺千金,现任前妻别耍赖! 宝贝,谁敢娶你! 嫡女重生之一品世子妃 明朝第一猛人 九鼎狂尊 普天之下 水韵清心